香港故事:茶王刘正庆
多数香港人的早晨,都是被茶香唤醒的。饮茶,已经是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,是一种自小到大,刻在骨子里面的习惯。
祖籍福建永春的茶王刘正庆,在香港经营茶叶生意数十年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茶人。刘先生做人诚信,做事投入,他与他创办的茶艺轩,远近闻名,在业界也深受美誉。
刘先生1978年从内地辞去小学老师的职业,来港定居。他醉心茶道,精研茶艺,缔造茶业。他的茶艺轩创于1986年,至今有三十多年历史。茶艺轩旨在宣扬中华茶文化,这与刘先生在内地教书育人一样,生意中与茶客们分享茶道的时光里,犹如遍植桃李,卖茶与教书,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刘正庆创立的茶艺轩成立于1986年,专营云南普洱等茶叶及江苏宜兴紫砂名人茶炉、茶具等。他说:茶与壶是分不开的,把玩茶壶是茶道的一种境界。
据他介绍,加入这个行业的契机,是源自家人的影响。福建是中国的产茶大省,茶叶品种众多,在福建闽南长大的刘先生自幼跟母亲品茶。由于长期与茶叶打交道,使他对茶道渐生兴趣。
他对茶叶喜爱得甚至不愿离开闽南茶山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来港时,闽南人骨子里的那份茶痴,衣袖上的那股茶香,生活中那道茶趣,相伴相随,经年不放。曾经当过小学老师的他,威客电竞app也曾放不下闽南山村里的那一群孩子,唯有在品茗时,才会稍微地在茶香中,宽慰一下他那颗思念闽南茶山,惦记家乡孩子们的拳拳之心。
刘先生非常热情好客,所到茶轩的顾客朋友都会品尝到陈年好茶,临别之际还获赠茶礼。
刘先生不仅喜欢喝茶,还醉心选购茶叶,将茶叶与茶业,经营得风生水起,在业内赢得了“茶王”的尊称。刘先生事业有成,也对茶道有了更深的感悟,他坦言,茗茶的益处也是另一个促使他加入这个行业的原因。因为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,对人体有抗衰老的好处。怀抱着让广大市民可以从茗茶中获益的心愿,驱使刘先生一直致力推广茶艺文化来助力养生。
刘先生娓娓道来:汉字很有意思,比如“茶”这个字,上头是草,下边是木,人居其间。人在草木间,为“茶”。我们终日忙着种茶、制茶、品茶,却忽略了茶中之意。茶,源于草木。茶,来源于自然,带着自然的清新气息,是天地的赠予。草木成茶,而茶之于人,又似草木。
在与刘先生数次交流时,虽然未能将他在茶艺轩的点点滴滴尽数分享,但从其言语间还是不难感受他热爱茶道的真挚感情,宛如泡茶,点点滴滴,意犹未尽。
多年的精心营造,刘先生业绩彰显。他本人不仅被誉为世界陶瓷艺术品鉴赏家,还获得多种荣誉与称号:香港精艺贸易公司、茶艺轩董事总经理。并担任泉州市政协委员、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、泉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、永春同乡会会长、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董事、香港泉州慈善促进会常务董事、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、香港泉州同乡总会副会长暨永远名誉会长等职。
刘先生在介紹2007年限量生产的“车顺号七子圆茶”——-瑞贡天朝普洱茶。
这款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茶是当年刘先生特别在云南定制的冰岛古树普洱茶,按25年市场价逐年翻倍。
茶艺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全盛时期,港九分店共拥有18家,可谓星罗棋布。近年来,物换星移,从2003年后期,“沙士”疫情影响,香港茶文化慢慢衰退,到了近年新冠疫情持续影响,更是雪上加霜。如今香港只留下3家茶轩和几个货仓。疫情打击、客人减少、生意下跌、分店缩减。面临百年不遇的商业变局,刘先生坦言要多留意特区政府政策,以作出对策,渡过难关。
虽然乌云蔽日,但茶王终究是茶王,面对亲朋好友、商贾茶客,脸上一如既往地挂满了敦厚的笑容。
文人出身的刘先生一派儒雅风范,非常热情好客,所到茶轩的顾客朋友都会品尝到他的陈年好茶,临别之际还获赠茶礼。
近期,每逢周四都有一班志同道合的茶友聚会在茶艺轩,并听古乐和练习养身功,乐也融融。
宣扬传统、创新延续。一直以来,为了坚持这个宗旨,茶艺轩虽面对着不少的挑战,仍秉承着宣扬茶道的宗旨,始终永不言弃。
金秋十月,在成熟的季节里,有人收获生意,有人收获口碑,虽然疫情下生意面临巨大压力,但是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人脉与好评,如今,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内地的客户,依然继续与他有着频繁的生意往来,他们一致认为:买老刘的茶,放心;喝老刘的茶,舒心;和刘老师交往,开心。
刘正庆的业务遍布两岸四地,远至东南亚,尤其在新加坡有一众老客户,对口碑和茶叶质量要求极高,所以一直是主要客源。难能可贵的是,在今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氛围中,茶艺轩在香港西九龙戏曲中心开设新店,茶与戏曲古乐的融合,将中国茶文化带入这片崭新的文化区域。
他说,展望全球疫情在消退,待到烟消云散后,经济也会逐步复苏,对茶文化相关行业前景充满希望。